当前位置: 老包文秘网-写作范文> 教学资源>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十七篇】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十七篇】

时间:2021-08-27 教学资源 点击: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的文章17篇 ,欢迎品鉴!

【篇一】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1952年10月19日晚,志愿军向上甘岭597.9高地发动了进攻。然而,敌人碉堡中不断打出的子弹,让志愿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继光主动请缨,想要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奈何,因为敌人火力压制太猛,他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危机关头,他猛然一跃,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帮助志愿军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战后,相关人员处理黄继光的遗体和遗物时,很多人都被感动到了。

  出身贫苦的黄继光

  1931年,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山村中,他的家庭条件非常贫苦。很小的时候,黄继光的父亲便去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当时,黄继光受尽了地主的剥削。母亲告诉他,长大之后一定要有出息,一定要为贫苦人家出力。

  对于母亲的教诲,黄继光深深地记在了心中,也将其视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1949年,解放军进入了四川,黄继光的家乡被解放了,此时黄继光已经有18岁了。后来,他便参加了清匪反霸斗争,还活捉了想要逃跑的地主,被评为民兵模范。

  一年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成千上万的战士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战争。

  战争持续的第二年,中江县(黄继光的家乡)开始征集志愿军,黄继光是村里第一个报名的,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

  不久之后,黄继光便随着大部队跨过了鸭绿江,来到了前线战场。看到残酷的战场环境,看到英勇奋斗的战士,黄继光动容了,他很想上前线杀敌,却事与愿违。

  当时,根据战场的需求,黄继光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队,成为了一名通讯兵,虽然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但是依然用心在工作。

  因为表现出色,他荣获了一次三等功,并成功加入中国共青团。原本,黄继光的下一步规划是成为一名党员,可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他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亲自申请)。

  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

  1952年,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命令,他们要去上甘岭前线接防,黄继光也随着大部队来到了这里。

  当时,上甘岭是志愿军的中线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战场局势非常的胶着和残酷。

  同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597.9高地)发动进攻,而且必须要在天亮之前攻下阵地。

  战争打响后,因为敌人的火力过于凶猛,所以志愿军的进攻一直被压制,虽然也有爆破组去攻坚,但在半途中全部都倒下了,未能完成爆破任务。

  此时,距离天亮也就仅仅只有40多分钟了,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站了出来,他对着营参谋长说:“把任务交给我吧......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黄继光坚定的眼神,营参谋长便答应了,还任命他为代理班长,负责爆破敌人火力点。

  接到任务之后,黄继光立刻提上炸药,带着几名战士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不过,在距离火力点还有三四十米时,他们却遭遇了严重的打击。

  一名战士牺牲,一名战士重伤,黄继光的一只手臂也被打穿了。忍着剧痛,黄继光艰难地向前爬去,在距离火力点8米的时候,他将炸药全部扔向了敌人。

  可惜的是,炸药扔得有点偏,火力点的外部只损毁了一半。此时,黄继光的身上已经没有了炸药,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战友也在一个个躺下。

  回想母亲对自己的教导,想想自己从军的初衷,黄继光做了一个决定。他艰难地爬到了距离碉堡只有几米的地方,一个猛扑,用身体堵住了碉堡中的机枪眼。

  刹那间,敌人的火力弱了下来,志愿军战士看到这一幕全都动容了。他们抓住这个时机,冲向了597.9高地,全歼了高地上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不过,这场战役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黄继光的故事还没有完。战后,有关人员处理战士遗体的时候,黄继光的遗体依然让人很动容。

  出身平凡但死得光荣

  10月份,朝鲜战场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战士收敛黄继光的遗体时,他的身体还依然还保持着“双手高高举起,胸膛堵抢眼”的姿势。

  与此同时,黄继光浑身的鲜血,因为天气比较寒冷,再加上鲜血又与泥土混合在了一起,所以黄继光的血、肉、衣服、泥土等全都粘连了在了一起。

  后来,卫生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将黄继光的遗体给处理干净。然而,这还不是让人最动容的地方。

  电视中,步枪子弹打在人的身体之上,会留下一个“子弹洞”。其实,现实中子弹穿过人体时,要比这残酷的多,不仅身体的组织会被破坏,子弹穿出身体的地方,还会留下一个很大的坑。

  而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的是“机枪眼”,可想而知,他的身体状况有多么凄惨,据志愿军的一些战士回忆:

  当时,黄继光的胸膛惨不忍睹,身体被子弹贯穿,整个胸腔全部被子弹打烂,胸部还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窟窿......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黄继光却永远死在了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黄继光临死之前曾留下了一个小布袋,袋子中装了三样东西,这些东西也非常的感人。

  第一样便是一封入党申请书。当时,黄继光还仅仅是一名团员,他找了一个人帮他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自己不会写字),只不过永远没有机会自己去申请了。

  第二个便是母亲的一封信,信中的内容一方面是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另一方面就是问他有没有为国家立功。

  第三件东西则是一个小物件,它是黄继光参军的时候,政府给的一些纪念品,而黄继光却视若珍宝。

  战后论功封赏之时,黄继光被国家评为“二级战斗英雄”。不过,当国家了解到黄继光的贡献与心愿时,政府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黄继光荣获“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且还被追封为“中国共产党员”,算是圆了他生前的心愿。

  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罢了!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越来越好了,但却不能忘记那些付出生命的烈士。

【篇二】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
  2、通过学习感受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生词。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从古至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我想那位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草地夜行的老红军,他们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祖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板书课题:13、黄继光
  问: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看出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师:写人的文章一定会写他的事,所以说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师:那课文主要介绍了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出示
  匍匐 屡次 摧毁 胸膛 冰雹 报仇
  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都被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了,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亲身体会一下这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1、分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1--2自然段:默读1、2自然段
  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这个任务怎样?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任务的艰巨?
  师: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呢?
  3、学习3--4自然段:指名读3、4自然段
  思考: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
  哪句话更能体现出我军进攻阻力大?
  “屡次”说明了什么?
  师: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这句话说明此时离黎明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是怎么做的呢?
  4、学习5--11自然段:
  (1)分组读5---11自然段
  思考:黄继光是怎么做的?
  师:危急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板书:主动请战)
  (2)指名读:黄继光的话
  问:从黄继光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谁能用充满信心的语气再读一读黄继光的话。(指名读)
  师:黄继光接受任务后与战士们是如何冲向敌人火力点的?(板书:爬向火力点)
  (3)师生接读:
  师读:敌人发现了他们,无数的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他们只能
  生读: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匍匐”什么意思?(师:身体贴着地面爬行)
  从匍匐这一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炮火的猛烈和冲向火力点的艰难。)
  师:就在这样艰难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
  (4)生齐读: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出示句子)
  问: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站起来十分不易)黄继光为什么要站起来?(板书:投掷手雷)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从哪句话中能看出黄继光伤的很重?指名读一读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就连挪动都很困难的他居然
  (5)生齐读:黄继光第一次站起来的句子。
  师: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多么令人感动啊!所以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师:谁能用惊讶、出人意料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读: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 ( 出示句子)
  生接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问: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什么?黄继光又是怎样做的?(板书:勇堵枪口)
  问:这一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身负重伤,没有一件武器,天快亮了。)
  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什么?(指导员的信任、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和朝鲜人民的解放。)
  唯独没有想到的是什么?(自己的生命安危)
  师: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又生齐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师: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眼前的这位英雄说些什么呢?
  师:让我们带着对黄继光的敬佩,再读这句话:生齐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5、学习最后一段:
  师:战士们在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鼓舞下,怀着要为黄继光报仇的信念,像海涛一样冲向了敌人,他们的口中高喊着:生齐读: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师: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很快拿下了597.9高地,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师: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所在的营夺取了胜利。
  师看板书:从黄继光主动请战、爬向火力点、投掷手雷、勇堵枪口这一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黄继光?(板书:不怕牺牲勇于献身)
  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个英雄儿女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四、总结全文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它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心中,年轻的英雄,从你胸膛迸发的热血,阻断了敌人凶残的弹雨,而你奋力一扑的瞬间,震天撼地,让我们一起再次高呼这位英雄的名字-----黄继光。

【篇三】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凯江流淌,穿过四川省中江县城,在魁山下静流。肃穆的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纪念着一位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打响。其战况惨烈永载史册:敌军调集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而敌军始终未能得逞。

  焦土攻势后短兵相接。黄继光所在营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四川中江籍战士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率两名战士攻坚。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挺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没过几秒钟,黄继光重又匍匐前进,但动作比原来慢得多。后来才知道,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

  距敌火力点只有不到10米了!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敌机枪略一停顿。黄继光所部排长、负责掩护的钟仁杰命令全力吸引敌人火力,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钟仁杰他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这时,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地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

  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回头望去,在黄继光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烈士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3年1月14日,在黄继光故乡四川省中江县,三万二千多人隆重追悼黄继光烈士。

  魁山之下,凯江之滨,烈士之志永存。位于中江的黄继光纪念馆原馆建于1962年10月,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馆内219件文物藏品,无不令人动容。每年这里要接待近70万人次访客。黄继光烈士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进。

【篇四】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1952年10月19日晚,志愿军向上甘岭597.9高地发动了进攻。然而,敌人碉堡中不断打出的子弹,让志愿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继光主动请缨,想要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奈何,因为敌人火力压制太猛,他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危机关头,他猛然一跃,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帮助志愿军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战后,相关人员处理黄继光的遗体和遗物时,很多人都被感动到了。

  出身贫苦的黄继光

  1931年,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山村中,他的家庭条件非常贫苦。很小的时候,黄继光的父亲便去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当时,黄继光受尽了地主的剥削。母亲告诉他,长大之后一定要有出息,一定要为贫苦人家出力。

  对于母亲的教诲,黄继光深深地记在了心中,也将其视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1949年,解放军进入了四川,黄继光的家乡被解放了,此时黄继光已经有18岁了。后来,他便参加了清匪反霸斗争,还活捉了想要逃跑的地主,被评为民兵模范。

  一年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成千上万的战士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战争。

  战争持续的第二年,中江县(黄继光的家乡)开始征集志愿军,黄继光是村里第一个报名的,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

  不久之后,黄继光便随着大部队跨过了鸭绿江,来到了前线战场。看到残酷的战场环境,看到英勇奋斗的战士,黄继光动容了,他很想上前线杀敌,却事与愿违。

  当时,根据战场的需求,黄继光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队,成为了一名通讯兵,虽然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但是依然用心在工作。

  因为表现出色,他荣获了一次三等功,并成功加入中国共青团。原本,黄继光的下一步规划是成为一名党员,可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他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亲自申请)。

  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

  1952年,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命令,他们要去上甘岭前线接防,黄继光也随着大部队来到了这里。

  当时,上甘岭是志愿军的中线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战场局势非常的胶着和残酷。

  同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597.9高地)发动进攻,而且必须要在天亮之前攻下阵地。

  战争打响后,因为敌人的火力过于凶猛,所以志愿军的进攻一直被压制,虽然也有爆破组去攻坚,但在半途中全部都倒下了,未能完成爆破任务。

  此时,距离天亮也就仅仅只有40多分钟了,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站了出来,他对着营参谋长说:“把任务交给我吧......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黄继光坚定的眼神,营参谋长便答应了,还任命他为代理班长,负责爆破敌人火力点。

  接到任务之后,黄继光立刻提上炸药,带着几名战士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不过,在距离火力点还有三四十米时,他们却遭遇了严重的打击。

  一名战士牺牲,一名战士重伤,黄继光的一只手臂也被打穿了。忍着剧痛,黄继光艰难地向前爬去,在距离火力点8米的时候,他将炸药全部扔向了敌人。

  可惜的是,炸药扔得有点偏,火力点的外部只损毁了一半。此时,黄继光的身上已经没有了炸药,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战友也在一个个躺下。

  回想母亲对自己的教导,想想自己从军的初衷,黄继光做了一个决定。他艰难地爬到了距离碉堡只有几米的地方,一个猛扑,用身体堵住了碉堡中的机枪眼。

  刹那间,敌人的火力弱了下来,志愿军战士看到这一幕全都动容了。他们抓住这个时机,冲向了597.9高地,全歼了高地上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不过,这场战役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黄继光的故事还没有完。战后,有关人员处理战士遗体的时候,黄继光的遗体依然让人很动容。

  出身平凡但死得光荣

  10月份,朝鲜战场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战士收敛黄继光的遗体时,他的身体还依然还保持着“双手高高举起,胸膛堵抢眼”的姿势。

  与此同时,黄继光浑身的鲜血,因为天气比较寒冷,再加上鲜血又与泥土混合在了一起,所以黄继光的血、肉、衣服、泥土等全都粘连了在了一起。

  后来,卫生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将黄继光的遗体给处理干净。然而,这还不是让人最动容的地方。

  电视中,步枪子弹打在人的身体之上,会留下一个“子弹洞”。其实,现实中子弹穿过人体时,要比这残酷的多,不仅身体的组织会被破坏,子弹穿出身体的地方,还会留下一个很大的坑。

  而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的是“机枪眼”,可想而知,他的身体状况有多么凄惨,据志愿军的一些战士回忆:

  当时,黄继光的胸膛惨不忍睹,身体被子弹贯穿,整个胸腔全部被子弹打烂,胸部还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窟窿......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黄继光却永远死在了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黄继光临死之前曾留下了一个小布袋,袋子中装了三样东西,这些东西也非常的感人。

  第一样便是一封入党申请书。当时,黄继光还仅仅是一名团员,他找了一个人帮他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自己不会写字),只不过永远没有机会自己去申请了。

  第二个便是母亲的一封信,信中的内容一方面是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另一方面就是问他有没有为国家立功。

  第三件东西则是一个小物件,它是黄继光参军的时候,政府给的一些纪念品,而黄继光却视若珍宝。

  战后论功封赏之时,黄继光被国家评为“二级战斗英雄”。不过,当国家了解到黄继光的贡献与心愿时,政府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黄继光荣获“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且还被追封为“中国共产党员”,算是圆了他生前的心愿。

  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罢了!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越来越好了,但却不能忘记那些付出生命的烈士。

【篇五】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2、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并熟悉“况……欤”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

  3、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进一步认识生死大义。

  重难点:

  1、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

  2、运用注释,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看投影,说出投影中的人物——黄继光。教师介绍黄继光

  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的英雄,在现代也涌现了许多英雄。

  比如牛玉儒,介绍人民的好书记牛玉儒。

  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英雄,请大家看大屏幕,介绍悲情英雄埃蒙斯、绝症中走出的王者范德伟德、奥运会上最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他们的到来就是胜利的伊拉克代表队。

  由此可见,历史发展到今天,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片介绍明代一些的英雄的文章——《五人墓碑记》。

  二、题解

  1、背景简介(结合《成才之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市民把他们合葬在虎丘前的大堤之上,称为“五人之墓”。

  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这些英雄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活着。

  2、文体介绍

  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3、有关作者

  本文选自《七录斋集》,张溥(pŭ)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到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三、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1、听录音,给读不准的字加注拼音。

  2、学生齐读

  四、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并掌握下列字词

  (1)实词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路)居于要地,比喻执掌政权的人。“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下》

  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⑴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⑵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⑶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⑷整治,治理。

  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以旌其所为:表扬。/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2)虚词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助词,提示、领起作用。当,适值,正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是”。

  五、再次阅读第一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题目为“五人墓碑记”即为五人所作的碑记。本文既为碑记,自然要写五人为怎样的人,如何去写呢?一般的碑文写作,应该先介绍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但本文却行文独特,另辟蹊径。只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句话,对“五人”作了判断性说明。作者为何如此行文?本句又有何特点?

  本句用“者”提顿,用“也”煞句,“者”“也”照应,是古汉语中判断句中的典型结构。一开篇就为五人为什么而死作出判断,说明五人之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当周顺昌之“被逮”的时候,“激于义而死”的。这里已包含着对五人的颂扬,突出了一个“义”字,为后文议论张本。同时点明“为义而死”应颂扬,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人又怎么样呢?对于这些,作者暂还没有发表议论,然而讽刺的锋芒,也已经从对五人的颂扬中显露出来了。

  另外,“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下文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正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因而,这样开篇,还可起到开门见山,提纲絜领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对照注释,翻译第二段,并掌握第二段重点字词

  (1)实词

  1、去今之墓而葬焉:去,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

  去:⑴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

  (引)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李白《江夏行》

  ⑵除掉,去掉。除残去秽。

  ⑶距,距离。

  ⑷到,往。休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

  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

  3、慷慨得志之徒:(做事合乎心愿,顺利)

  官运亨通。

  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

  5、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光明貌。

  (2)虚词

  1、夫五人之死:发语词。

  2、而葬焉:兼语词。

  3、凡富贵之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

  4、亦已众矣:程度副词,太。

  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语气词,较“乎、哉”为弱。

  6、独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

  (3)研讨第二段

  文章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明确地列出一组对比。请说出对比的内容,并讨论这样写的意义和作用。

  对比内容: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不足道

  十有一月

  五人──皦皦

  其实,作者这样一些写,自然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凡人皆有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答案其实已是呼之欲出,但作者却引而不发,暂时不作结论,而用“何也”一句导入下文,使本来已波澜起伏的文势陡然涌现出轩然大波,这正是作者行文的妙处。

  二、研讨三、四段

  1、齐读三、四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段的内容。

  三、研讨第三段字词

  (1)对照注释,翻译第三段

  (2)齐读第三段

  (3)明确重点实词

  1、在丁卯三月之望: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推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补:农历每月初三(朏)第一天(朔)最后一天(晦)

  十五(望)十六(既望)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先:形容词用作动词。

  3、敛赀财以送其行:募集款项。“赀”同“资”。

  4、缇骑按剑而前曰: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差役。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5、众不能堪:⑴经得起,能忍受。不堪设相。

  ⑵可以,能够。“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抶而仆之:使动用法。

  7、按诛五人:查究,依照……罪名。

  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聚集的样子。

  (4)虚词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2、敛赀财以送其行:目的连词。

  3、则噪而相逐:偏指一方。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

  四、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1、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

  明确:可分两层。前一层叙述苏州市民反阉斗争经过,用事实印证上文“激于义”三个字;后一层写五人被诛。

  2、前一层叙述反阉斗争的经过,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

  讨论明确:

  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惶急之状可知。可见作者憎爱分明的感情。

  第三课时:

  一、探讨第三段内容

  1、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点明准确时间有何作用?

  与全文开头处的“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同时点明苏州暴动的原因。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

  2、第三段较详细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吴民抗暴的情景。请思考吴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

  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的?为何要反暴?

  周公之被逮时,应社中的正直人士聚集起来,替周公诉冤,伸张正义,并且募集钱财为他送行。这些行为,触怒了东厂的官役,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暴斗争。

  文中描写抗暴斗争的情况,只用了两句话“抶儿扑之”“噪而相逐”,四个动词“抶”“扑”“噪”“逐”。就是这样四个动词充分活现了百姓怒不可遏、群情激昂、同心同德同阉党斗争的情景,形象生动,准且鲜明,真可谓字字传神,绝妙之笔。

  吴民之所以抗暴,一方面是因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的爱戴。此次被逮明显是受屈,百姓心中不平;另一方面,当时以大中丞的官衔做应天府巡抚的毛以鹭是魏忠贤的爪牙。“吴之民”本来就痛恨他,而“周公之被逮”又正是这个阉党爪牙指使的。所以,“吴之民”就更加痛恨他,再加上前来执行逮捕的又正是魏忠贤一手把持的东厂“缇骑”,“吴之民”就更加愤怒了。文章虽只寥寥数语,不仅表明“周公”与阉党形同冰炭、互不相容,也点出了因阉党逮捕“周公”而激起的这场“民变”的正义性。无论是“抶而扑之”,还是“噪而相逐”。“吴之民”打击的对象都是“魏之私人”。可见,“吴之民”的反暴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抗击魏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权阉奸佞,明确地表现出这场斗争的伟大意义。

  3、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争中的行动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倾向于正义的。正义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义之所在,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文章正是通过这场团结一致的反暴斗争,展现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崇高精神。

  二、第四段字词

  (1)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2)齐读第四段

  (3)重点字词明确

  实词

  1、然五人当刑也:面对,对着。

  2、意气扬扬:神情昂然。扬扬:心情愉快或得意。

  3、呼中丞之名而詈之:骂

  4、颜色不少变:脸色。

  5、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起来。

  虚词

  1、谈笑而死:表修饰关系。

  2、颜色不少变:程度副词,稍微。

  (4)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

  1.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

  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

  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反映五人的什么精神?

  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

  3.文中述贤士大夫发金买五人之脰,有何作用?

【篇六】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文章主题

  课文主要讲了黄继光为了获得战役的胜利不顾自身的安危,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猛烈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表现了我国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词语导学

  屡次:一次又一次。

  造句:我们班的数学王子屡次夺得全国奥数竞赛冠军。

  摧毁:用强力破坏;毁坏。

  造句:一场暴风雨裹挟的冰雹摧毁了长势正旺的庄稼。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造句:小刚听到爸爸不让他继续上学的消息后愤怒得像一头小狮子。

  匍匐:爬行。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造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易错音

  字音:

  摧毁:cuī,不要读成“chuī”。

  多音字

  弹:dàn(枪弹)(弹药)(弹无虚发)

  tán(弹琴)(弹奏)(对牛弹琴)

  晕:yūn(头晕)(晕头转向)

  yùn(晕车)(晕机)(日晕)

  写法宝典

  运用人物细节描写表现英雄气概

  学习方法

  人物的细节描写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这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这是篇略读课文,通过对黄继光的语言、动作的具体描写,突出了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后练习

  1.读读“阅读链接”,感悟黄继光与钱学森两个人物性格相似点。

  《黄继光》《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两篇文章中,黄继光和钱学森在性格上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个人物都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役(yìmò)屡(lǔlǚ)摧(cuīchuī)膛(fánɡtánɡ)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三、填空。

  本文描写了战争英雄()的故事,读了本文,我们明白了()是一个()的人。

  【答案】

  一、役(yì√)屡(lǚ√)摧(cuī√)膛(tánɡ√)

  二、1.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2.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三、黄继光黄继光视死如归、为战争的胜利牺牲自我

【篇七】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在朝鲜金化以西的391高地,耸立着一座石壁,上面的红色大字鲜艳夺目:“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邱少云,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队伍里,他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在训练之余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训练十分刻苦,无论是投弹还是射击,成绩都在连队里名列前茅。

  朝鲜战争爆发后,邱少云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他曾在入党志愿书中表明了自己立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坚定决心。他写道:“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1951年3月,邱少云随队伍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1952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担负进攻“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391高地位于西方山方向,这里有一条近乎大走廊的平康谷地,地势平缓,易于美军擅长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志愿军若是直接冲过这片毫无掩体的开阔地带,势必遭遇敌军的猛烈袭击。为了顺利拿下391高地,部队只能选择先用一晚上时间隐蔽接近敌人,等到第二天晚上再发起猛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名战士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就是其中一员。

  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是主攻连,埋伏在最接近391高地的山脚处。直到12日上午10时,整个潜伏计划都进行得极为顺利,九连潜伏哨已前进到距敌碉堡约500米处。这时,两个敌人忽然走出工事,向着山脚走来。为防止潜伏计划暴露,指挥所下令用火炮消灭敌人。炮弹很快引发了敌方的反击,一排排烟幕弹、燃烧弹飞了过来,其中一发直接落在了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吞噬着他的身体。他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就势一翻,便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胜利完成,他没有做任何滚翻、扑打的自救动作,而是一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地紧贴着地面。极度的疼痛,使他满脸抽搐,双手深深插进身旁的泥土中。无情的烈火,足足烧了半个多钟头,年仅26岁的邱少云壮烈牺牲。

  当天傍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苦苦潜伏了一天一夜的战士们一跃而起,高喊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冲向391高地,摧枯拉朽般将敌人全部歼灭。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一片坡地上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焦黑的遗体蜷缩着,已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唯一完好的,只剩那双深深插进泥土里的手……

  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1951年邱少云写给家里的信,也是他的最后一封家书。虽然邱少云未能如愿戴着光荣花与家人团聚,但他的一腔热血、他的伟大精神早已在熊熊烈火中化作最鲜艳的光荣花,一朵一朵盛开在那片山坡,一朵一朵绽放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名录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英雄,他的名字早已和上甘岭战役一起传遍中朝大地。他,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部队铺平冲锋道路而壮烈牺牲的伟大战士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七岁时,他便和哥哥们一起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父亲去世后,10岁出头的他被迫到地主家打工抵债。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他,长大后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参军后,他被分配到某部二营六连当通信员,同年7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黄继光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知识,于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部队中,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中旬,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营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四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前。此时,营参谋长心急如焚:天亮前若攻不下敌方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部队将遭受重大伤亡。要夺取高地,就必须拿下零号阵地这个火力点!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承担爆破任务。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参谋长沉思片刻,命令他带领两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

  受领任务后,黄继光等3人马上呈扇形状分开,分3路向敌方阵地匍匐前进。他们机智勇敢地摧毁了敌人的数个火力点,但在交战中也伤亡惨重:黄继光的两名战友一死一伤,他自己的左臂也被打穿。在此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黄继光毫无畏惧,他忍着伤痛,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并接连投下几枚手雷。当后续部队趁势发起冲锋时,残存地堡内的敌人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此时的黄继光弹药已用尽,身体也多处负伤。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艰难地爬到敌火力点侧面,在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一扑,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但黄继光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为了胜利而英勇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壮烈行为鼓舞了部队的斗志,教育了全国人民,表现了他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对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无限忠诚,他的英勇壮举和英雄故事将代代传承、永留史册。

【篇八】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两个月后,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到了他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得知消息的同村人连忙跑去告诉正在赶集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村里人还告诉她,黄继光被部队授予了“特级英雄”的称号,他的事迹已经在部队里传开了,成了战士们学习的榜样。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黄继光的母亲悲痛不已。在她的眼中,黄继光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1953年4月,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特地请她到中南海做客,表达一位烈士的父亲对另一位英雄的母亲的敬意。

  毛泽东握着邓芳芝的手,亲切地说:“黄妈妈你好哦,多亏你把黄继光教育得好,教育他为人民服务。”邓芳芝赶忙说:“毛主席教育得好,培养得好。”

  毛泽东和邓芳芝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各自心爱的儿子,他们既有共同的悲伤,同时又分享着共同的骄傲!

  穷人孩子早当家

  1931年1月8日,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农家里。像所有穷苦人家一样,黄继光家也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养活全家,他的父亲黄德仲不得已向村里的地主家借了债。为了还债,黄继光的父亲被迫到地主家做苦力,没日没夜地给地主家干活。后来,他的父亲病倒了。年关到了,地主上门来逼债,黄继光家根本无力偿还。地主让家丁把黄继光的父亲抓走了,寒冬腊月,他的父亲被地主关押起来,直到黄继光的母亲用家中的3亩麦苗做抵押筹到赎金,才将他的父亲赎回来。挨饿受冻被关了多日的黄德仲,自此以后,一病不起。黄继光11岁时,本来就身体虚弱的父亲得了重病,因没钱医治,病死在家里。

  黄继光的父亲病故后,家中的日子更加艰难。为了维持家中生计,黄继光主动帮助母亲分担家庭重担。他想出去做苦工挣钱养家,可是除了给地主家做苦工,年幼的他想不出别的办法。无奈还没有灶台高的黄继光,只得到那个逼死他父亲的地主家里做帮工。黄继光没敢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担心母亲心疼他不让去。最终,黄继光的母亲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她深知这个地主心肠有多狠毒,想到自己的孩子又要像他的父亲一样被地主欺负,说什么也不让黄继光去。可是,不去地主家帮工,依靠自己家中的那点薄地,养活不了一家人。

  就像黄继光的母亲估计的一样,地主根本不管黄继光年纪小、个子矮,让他干很多大人干的体力活,放牛、割草、担水,甚至抬滑竿这样的重活也没有放过他。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让他睡在牛棚里。为了能挣钱养家,黄继光把地主对他的欺凌和侮辱强忍了下来。就这样,黄继光在地主家苦干了半年,快到结算工钱的时候,狡猾又吝啬的地主想不给他工钱。一天,地主找茬不给黄继光饭吃,还让饿了一天的他去挑水,浑身无力的黄继光挑着水上台阶时,不小心摔倒后滚下了台阶,地主看见了,硬让黄继光赔偿被摔坏的水桶。黄继光哪里赔得起呢?地主就让黄继光用半年的帮工钱赔偿他的水桶。最终,黄继光白白在地主家干了半年,也没有给家里挣到钱。

  在地主家做苦工没有挣到钱,还要受欺凌,黄继光再也不想这样干下去了。离开地主家,黄继光靠砍柴草卖钱,还学会了做香来挣钱。黄继光想用自己的力量来养活母亲和弟弟。

  1942年,黄继光的家乡遇到大旱,为了活命,全家人只得借粮度日,可是走了许多人家,才勉强借到了几块已经腐烂的红薯,把烂的地方去掉,只剩下一点点可以吃。黄继光的母亲把这点儿红薯熬成汤,自己舍不得喝,她把一小碗红薯汤端到黄继光面前,懂事的黄继光知道妈妈一点儿没喝,从来不撒谎的他挺起胸告诉母亲,自己刚才已经在别人家吃过了。妈妈相信了,把那一小碗红薯汤喝了。

  好男儿驰骋沙场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中江县解放了,欺压他们的地主被打倒。黄继光一家分到了粮食,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看到许多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战场上杀敌立功,他也想报名参军。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虽然答应了,但心里总是有些舍不得。这个在苦日子里泡大的孩子,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他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就要离家远行,母亲心疼啊!

  想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黄继光在报名体检时并不顺利。负责体检的医生看他个子不高,没有达到征兵的标准,不准备录取他。黄继光知道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后,就跑到负责招兵的军官和医生面前争辩。他不服气地说,自己尽管个子不高,可是不比别人差,在战场上一定能和别人一样行军、杀敌。他坚决的态度得到了负责招兵军官的称赞。最终,黄继光被破格录取了。黄继光临行前对母亲说:“妈妈,这回我志愿到前线去,要保卫我们翻身的胜利果实,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我一定时时记着妈妈的话,多杀美国鬼子!”听了黄继光的话,母亲嘱咐他要经常写信告诉家里人在前线的战斗情况,并鼓励他英勇杀敌,争取立功。

  1952年10月19日,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受命炸毁阻挡我军冲锋的敌人地堡。在出发前,黄继光将母亲写给他的信和一份参战决心书交到了营参谋长手里。黄继光的母亲在信中这样写道:“光儿,人民政府对我们人民志愿军家属照顾得太好了。现在我什么都不想,就只想你有没有立功当英雄。告诉我你杀死了多少敌人?”要在战场上立功,成为一名英勇杀敌的英雄,带着母亲的期望,黄继光冲上战场。临别时,黄继光还对战友们说:“让祖国人民等我的胜利消息吧!”

  在黄继光英勇牺牲后,这位英雄的母亲欣慰地说:“光儿是做到了他自己说过的话了。他为了大多数人过幸福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

  “你是英雄的弟弟”

  1954年11月,黄继光的母亲得到部队招兵的消息,就想让身边最小的儿子参军。黄继光牺牲后不久,她就想着一定要把小儿子教育好,叫他学哥哥黄继光的样子,争取当英雄和模范。如今,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已经长大,到了可以当兵的年龄。一天晚上,黄继光的母亲对小儿子说:“继恕,国家要征兵,你继光哥哥没完成的任务,你能替他去完成吗?”继恕对母亲说:“妈,您放心,我一定报名应征。”不久,继恕就和乡里的许多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军了。面对即将远行的小儿子,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继恕,我爱你像爱你继光哥哥一样。你哥哥为保卫祖国牺牲了,他为人民立了功。你要向哥哥学习,记住你是英雄的弟弟。”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离开家,离开了母亲,勇敢地战斗到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黄继光的母亲眼中,黄继光是为了祖国牺牲的,他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她心中永远的骄傲!

【篇九】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1、会认

  课文中需要同学们会认的有6个生字:役、屡、摧、雹、晕、膛,要注意每个生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的是“晕”字是个多音字。

  2、多音字

  朝【chao朝向(读二声),zhao朝阳(读一声)】

  转【zhuan转圈(读四声),zhuan转变(读三声)】

  便【bian方便(读四声),pian大腹便便(读二声)】

  晕【yun晕头转向(读一声),yun晕车(读四声)】

  3、会写

  课文中的几组词语,需要同学们会写,每个词语多练习几遍。

  4、近、反义词

  近:激烈~猛烈,占领~占据,持续~连续,摧毁~破坏,愤怒~恼怒,注视~凝视,艰巨~艰难,惊天动地~震天动地

  反:摧毁~保护,顽强~软弱,张开~合上

  5、词语理解

  6、AABC式词语

  闪闪发光,亭亭玉立,念念不忘,楚楚动人,喋喋不休,彬彬有礼,欣欣向荣,咄咄逼人,心心相印,寥寥无几。

  1、重点: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写作的方法。

  2、难点:了解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通过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运用语言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4、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在学习本文时,抓住描写黄继光动作词语或句子,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本篇课文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危急的情形下,主动请求完成任务,他不惧敌人的炮火,英勇前进,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得战士们成功攻下高地,取得胜利的故事,表现了黄继光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课文第3自然段中,战士们“屡次突击”说明了什么?

  “屡次”指一次又一次,说明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的火力十分凶猛,也体现了战士们攻下597.9高地的决心。

  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黄继光主动请求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并且非常英勇,毫不退缩,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得战役取得了胜利,从这些地方可以体现到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3、“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此处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此处的数字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可每前进一步都是十分艰难的,也体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力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4、第11自然段,是怎样表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以及大无畏精神的?

  主要抓住黄继光的动作,具体用了“站”“张开”“猛扑”“堵住”等动词,来表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5、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下列哪两位英雄人物便是这“最可爱的人”?(BD)

  A.刘胡兰B.邱少云C.董存瑞D.黄继光

  同学们,“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每每读到这一句,你是否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格外珍惜,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十】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本刊一九五三年第七期发表了董存瑞、马特洛索夫式的志愿军英雄黄继光参军以前的故事后,许多读者来信要求我们继续介绍他参军后的情况。这里,我们根据志愿军报纸登载约有关黄继光参军后的材料,略加删节,发表出来。

  ——编者

  一

  一列长长的火车,正在祖国辽阔的原野上向北飞跑着……。

  春天,田野绿油油的,青青的麦苗一直铺向遥远的天边。无数大大小小的冒着青烟的村庄,像是在飘动着。黄继光瞪着两眼一直望着远处。——这样辽阔无边的平原使他着了迷。

  在故乡,有的是群山和梯田,他在那里放过牛,种过地,但是却没有见过这样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他越看越高兴,满心眼都开花了,他拍着身旁的箫登良的肩头说:“这地方多好啊!”

  萧登良望着这一片田野,心里也觉着怪舒畅。这一次出发,火车连明彻夜地跑了好几天,还没跑出这块大平原。他曾经几次地问黄继光:“到底哪是边。”

  “谁知道?”黄继光也答不上来。

  火车快到沈阳了!

  “喂!看见楼尖啦!”黄继光叫了一句,全车厢的人都站起来了,都想把头伸出去看看。高楼上空罩着的一层薄薄的烟雾,把一片白色的楼房也罩得灰苍苍的。这烟雾是从市西那几十个大烟囱里冒出来的,那里是工厂区。虽然在车上只能看见一个个的大烟囱和一排排的工房,但是他们也好像听见了机器的转动声。黄继光从东边看到西边,又从西边看到东边,心里想:这些工厂,比发财垭大多啦!

  多少繁华的城市,多少安静的村庄,多亏广阔的土地,多么高大的工厂……所有这些,都是在伟大祖国的士地上呵!

  沿途所见到的一切,在黄继光的脑子里一幕一幕地映现出来,他爱那田野,也爱那工厂……但他更急切盼望的,却是要赶到那炮声隆隆的保卫祖国的战场。

  头一脚踏上朝鲜的土地,黄继光就被眼前的景物所吸住了。这儿也是肥沃的士地,和江北岸的一模一样,但这里却到处都是弹坑。新义州过去也是个大城市,有不少的洋楼和工厂,但是现在却连一座完整的楼房也没有了,炸弹也不知道把这里的士地翻过多少遍!

  城市——毁灭了!家——破碎了!朝鲜人民复仇的心却一天比一天更坚强。深更半夜里,朝鲜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还在运土填炸弹坑、修路。部队走近了,他们又是用手,又是呼口号,有的还唱歌。老乡们唱些什么?喊些什么?黄继光听不懂,但他心里明白。

  一夜的路程,简直就是沿着炸弹坑边走过来的。排长是一个久经战斗锻炼的人,战场上的一切他见的太多了,他一路净讲美国鬼子被志愿军打得蒙头转向的故事。黄继光个子小,走在队伍后面,一路上他脑子里像开了锅似的,翻腾不停的想心思。排长走

  (图片见原版面)

  着走着往后一看,奇怪起来。“哎!那么一个爱说爱笑的人,今个怎么的?”他让萧登良领着大家唱歌头里走,自己站下来。等黄继光走近时,硬要把黄继光的背包往自己肩上搁,“来吧,给我背。”黄继光惊了一下,一看是排长,他死也不放背包,着急地说:“排长,我不累嘛!”就为这个小背包,排长要了半天也没要过去,这时黄继光心里也明白排长的意思了,忙说:“排长,你可别常我是想家、怕苦、走不动,不是的,我是在想:美国鬼子为啥要把朝鲜人民害成这个样子?”

  二

  黄继光被分配到连部当通讯员。

  小组长张平顺把黄继光的行李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大伙围上来问长问短的,都挺热呼。

  晚上点完名后,通讯员、卫生员、连长、指导员,大家围着小油灯聊天。正扯的热闹,卫生员提议要求指导员说个战斗故事,指导员想了一下,故事就出来了。

  “好吧,今天欢迎小黄,给你们说个侦察员的战斗故事吧。”

  “有这么一次,上级叫一个侦察员去侦察敌人火力点的位置。那天晚上,又刮风,又下雨,天那个黑呀,像锅底似的。侦察员顺著沟沿,一寸一寸地往前爬,敌人的哨兵都差点踩住地的手梢啦,可就是没有发现他。他慢慢地爬近敌人的地堡。可是天这样黑,敌人火力点又多,到底怎么侦察呢?一个一个摸吗?他一面爬,一面想。突然敌人的一个地堡眼被他发现了,他灵机一动,办法来了。他猛然往前跑了几步,对准地堡眼就是两枪,接着又扔过去两个手榴弹,通通两声,在地堡里爆炸了。侦察员这时扭头就跑了四、五十公尺远,爬在一个小土坎后面,只见敌人所有的机枪都从火口里打起来,哈!这一来,敌人火力点的位置都让侦察员看个清清楚楚……”

  晚上,黄继光躺在被窝里想:“啥时候我能学的像这个侦察员那样有本事就好了!”

  从此,黄继光就在惦记着学习。不学点本事,任务完不成,哪有脸见人?

  他找老同志来教他怎样使步行机,怎么过封锁线,怎么在夜间识别方向等。老同志教的东西他样样都记在心里,晚上睡觉也要琢磨它几遍。

  来到练武场上,人家学六○炮,他也想学;人家学火箭筒,他也想摸摸;进攻啦,爆破啦,一会儿猛跑,一会儿卧倒,身子多灵巧!他站在连长身边,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看着看着,演习爆破的那个同志噗通一声又卧倒了,黄继光的脑子跟着他转,唰的一下也卧倒了,连长忽听身后有人倒下去,一扭头,看是黄继光卧倒了,他蹩住笑,跟着就喊了一声:“前进!”黄继定瞪着两只眼,身子一扭一扭地往前爬开了。连长一看,再也蹩不佳那股乐劲,就放开嗓门哈哈大笑起来,并且翘着大拇指夸奖说:“嘿!真有办法!”黄继光笑着站起来,前半身沾的净泥。

  两个月的练武中,黄继光天天在学,见人就问,一头扎到练武里去,再也冒不出来了。到练武结束时,全连的武器怎么擦,怎么用,任你考吧,没有一样他答不上来。

  就在这时候,他接到妈妈给他的第一封来信,信中还在嘱咐:“好好干哪!孩子!多学本事,多杀敌人,那你就一定能立功。”黄继光看完信,心里悄悄地回答妈妈说:“是啊!我是在好好干,妈妈放心好了!”

  部队转移到新驻地,接受了挖工事的任务。张平顺、黄继光、鲜亦德几个通讯员,要求下班去帮助挖交通沟,连长答应了,就在山坡上分了二十多公尺的一段地给他们,要他们两天完成。张平顺拿起铁锹把这段地分成三段,转身问:“敢比赛吗?小黄!”

【篇十一】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黄继光》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消灭敌人的火力点,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迹,赞扬了黄继光为人民利益勇敢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课文以上级命令-请求任务-勇敢奉献-占领高地为线索,字里行间流露黄继光为革命利益,勇敢顽强,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具有较强的文字感染力,同时对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育要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语言,体验黄继光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育难点:抓住重点语言,体验黄继光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一、教育效果。

  (1)引入情境,激发情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本课程的引进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开程开始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旧电影《黄继光》的片段。这不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情感,也为以下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问题领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黄继光》的电影片段结束后,我问:黄继光为什么用自己的胸部堵住敌人的枪眼?请认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

  (3)抓住关键词句,团队合作探索。

  同学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因为团队合作学习,他们都非常投入,交流时也是妙语连珠。这样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学习的能力。

  (4)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指导学生有情感朗读课文。

  例如,黄继光用自己的胸部堵住枪眼时,他在想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请学生们在课文中描写黄继光的情况,考虑一下,和桌子交流。看看哪个同学说得最好。

  (5)立足文本,在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拓展教材。

  在当时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了无数革命英雄。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世代和世代。他们用自己的血维护祖国的平静,维护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黄继光和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徽特级英雄。

  二、成功之处。

  (1)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程新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主探索、团队合作,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作用。

  (2)用文本教育学生爱国主义,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代革命烈士用生命和血液交换的。

  三、不足之处。

  本课朗读指导少,教师讲解过多,占学生阅读时间。

  四、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为只有真正理解文本的内容,才能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用语言读出文本中包含的感情和道理。

【篇十二】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重、难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总结归纳:“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通的氛围中,学生在课伊始就对英雄人物充满了无限的崇敬,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为以后各环节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课文中为我们介绍的黄继光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出示:黄继光是一位()的战士。

  【学生自由交流,估计学生对他的评价有:勇敢、坚强、不怕死的……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读书活动。】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1、师: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出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还有更浓厚的兴趣再次走进英雄黄继光,去细细地体会,慢慢地咀嚼,抓住其中让你感受深刻的那个词,带着这个词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回报交流。

  A、英勇献身

  (1)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他是那样的顽强。

  让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会到英雄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出示句子: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读描写敌人子弹的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

  出示句子: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蛇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达到“以读促知,以读促解”的目的。】

  过渡:面对死亡,黄继光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战斗铺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动请战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B、主动请战

  (1)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投影: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理解: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4)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坚定的语气。

  C、占领高地

  对比句子:

  (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2)战士们猛虎一样冲上去,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分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四、串联教材,迁移课外

  1、补充材料,深情读文:

  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10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感情的空间,课堂的亮点会在此环节的设置而生成,本文主题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身临其境,情感升华

  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将蓄积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推向高潮。】

  五、板书设计

【篇十三】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在朝鲜金化以西的391高地,耸立着一座石壁,上面的红色大字鲜艳夺目:“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邱少云,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队伍里,他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在训练之余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训练十分刻苦,无论是投弹还是射击,成绩都在连队里名列前茅。

  朝鲜战争爆发后,邱少云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他曾在入党志愿书中表明了自己立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坚定决心。他写道:“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1951年3月,邱少云随队伍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1952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担负进攻“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391高地位于西方山方向,这里有一条近乎大走廊的平康谷地,地势平缓,易于美军擅长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志愿军若是直接冲过这片毫无掩体的开阔地带,势必遭遇敌军的猛烈袭击。为了顺利拿下391高地,部队只能选择先用一晚上时间隐蔽接近敌人,等到第二天晚上再发起猛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名战士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就是其中一员。

  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是主攻连,埋伏在最接近391高地的山脚处。直到12日上午10时,整个潜伏计划都进行得极为顺利,九连潜伏哨已前进到距敌碉堡约500米处。这时,两个敌人忽然走出工事,向着山脚走来。为防止潜伏计划暴露,指挥所下令用火炮消灭敌人。炮弹很快引发了敌方的反击,一排排烟幕弹、燃烧弹飞了过来,其中一发直接落在了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吞噬着他的身体。他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就势一翻,便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胜利完成,他没有做任何滚翻、扑打的自救动作,而是一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地紧贴着地面。极度的疼痛,使他满脸抽搐,双手深深插进身旁的泥土中。无情的烈火,足足烧了半个多钟头,年仅26岁的邱少云壮烈牺牲。

  当天傍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苦苦潜伏了一天一夜的战士们一跃而起,高喊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冲向391高地,摧枯拉朽般将敌人全部歼灭。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一片坡地上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焦黑的遗体蜷缩着,已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唯一完好的,只剩那双深深插进泥土里的手……

  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1951年邱少云写给家里的信,也是他的最后一封家书。虽然邱少云未能如愿戴着光荣花与家人团聚,但他的一腔热血、他的伟大精神早已在熊熊烈火中化作最鲜艳的光荣花,一朵一朵盛开在那片山坡,一朵一朵绽放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名录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英雄,他的名字早已和上甘岭战役一起传遍中朝大地。他,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部队铺平冲锋道路而壮烈牺牲的伟大战士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七岁时,他便和哥哥们一起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父亲去世后,10岁出头的他被迫到地主家打工抵债。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他,长大后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参军后,他被分配到某部二营六连当通信员,同年7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黄继光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知识,于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部队中,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中旬,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营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四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前。此时,营参谋长心急如焚:天亮前若攻不下敌方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部队将遭受重大伤亡。要夺取高地,就必须拿下零号阵地这个火力点!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承担爆破任务。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参谋长沉思片刻,命令他带领两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

  受领任务后,黄继光等3人马上呈扇形状分开,分3路向敌方阵地匍匐前进。他们机智勇敢地摧毁了敌人的数个火力点,但在交战中也伤亡惨重:黄继光的两名战友一死一伤,他自己的左臂也被打穿。在此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黄继光毫无畏惧,他忍着伤痛,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并接连投下几枚手雷。当后续部队趁势发起冲锋时,残存地堡内的敌人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此时的黄继光弹药已用尽,身体也多处负伤。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艰难地爬到敌火力点侧面,在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一扑,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但黄继光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为了胜利而英勇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壮烈行为鼓舞了部队的斗志,教育了全国人民,表现了他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对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无限忠诚,他的英勇壮举和英雄故事将代代传承、永留史册。

【篇十四】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品悟语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片描述以及小组讨论等方法使黄继光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黄继光,学习了课文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现在让我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黄继光,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会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后交流。(预想:学生们可能会称黄继光为英雄、勇敢的人、伟大的人等)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三、细读品味:
  同学们这样称赞黄继光,老师觉得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些称号的?
  学生默读思考。
  读后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预计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孩子体会人物形象:
  一、课文五六自然段:抓“愤怒的注视”“坚定地对指导员说”“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从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体会炸掉敌人火力点的艰巨性。
  二、课文八九自然段:第八自然段中黄继光负伤前,通过“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他用尽全身力气。“还有二十米、十米……”体会前进的艰难。第九自然段中两次对黄继光站起来进行描写,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
  三、课文第十一自然段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通过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等方法使英雄形象向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四、情感升华:
  黄继光如此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战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所以——(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战斗胜利了,而我们可爱的战士黄继光——一个真正的英雄却再也不会站起来了,面对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练习:
  幻灯出示一首小诗,学生自由朗读。
  你能写一首诗赞美一下这位英雄吗?或编一首小曲或画一幅画来表达一下你此时的感受。

【篇十五】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一、字词归纳

  1、会认

  课文中需要同学们会认的有6个生字:役、屡、摧、雹、晕、膛,要注意每个生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的是“晕”字是个多音字。

  2、多音字

  朝【chao朝向(读二声),zhao朝阳(读一声)】

  转【zhuan转圈(读四声),zhuan转变(读三声)】

  便【bian方便(读四声),pian大腹便便(读二声)】

  晕【yun晕头转向(读一声),yun晕车(读四声)】

  3、会写

  课文中的几组词语,需要同学们会写,每个词语多练习几遍。

  4、近、反义词

  近:激烈~猛烈,占领~占据,持续~连续,摧毁~破坏,愤怒~恼怒,注视~凝视,艰巨~艰难,惊天动地~震天动地

  反:摧毁~保护,顽强~软弱,张开~合上

  5、词语理解

  6、AABC式词语

  闪闪发光,亭亭玉立,念念不忘,楚楚动人,喋喋不休,彬彬有礼,欣欣向荣,咄咄逼人,心心相印,寥寥无几。

  以上几点,是本篇课文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点字词,接下来我们对课文进行详细的梳理。

  二、课前预习点

  1、重点: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写作的方法。

  2、难点:了解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通过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运用语言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4、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同学们可以带着以上几点内容,进行课文的学习。

  三、课文解析

  在学习本文时,抓住描写黄继光动作词语或句子,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本篇课文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危急的情形下,主动请求完成任务,他不惧敌人的炮火,英勇前进,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得战士们成功攻下高地,取得胜利的故事,表现了黄继光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课文第3自然段中,战士们“屡次突击”说明了什么?

  “屡次”指一次又一次,说明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的火力十分凶猛,也体现了战士们攻下597.9高地的决心。

  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黄继光主动请求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并且非常英勇,毫不退缩,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得战役取得了胜利,从这些地方可以体现到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3、“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此处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此处的数字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可每前进一步都是十分艰难的,也体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力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4、第11自然段,是怎样表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以及大无畏精神的?

  主要抓住黄继光的动作,具体用了“站”“张开”“猛扑”“堵住”等动词,来表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5、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下列哪两位英雄人物便是这“最可爱的人”?(BD)

  A.刘胡兰B.邱少云C.董存瑞D.黄继光

  同学们,“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每每读到这一句,你是否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格外珍惜,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梳理,同学们可以按照这些问题点,对照着课本,进行课文的预习,应该一看就可以轻松学懂这篇课文了。

  总之,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贵在持之以恒加不懈的努力,要想最终考得好成绩,平时就要多用功,同学们如果想做学霸,那就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哦!

【篇十六】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他,今年85岁,曾经和特级英雄黄继光是一个班战友;他,亲眼目睹了黄继光牺牲时的英雄壮举;他,在2015年5月份,面对社会上质疑恶搞英雄的歪风邪气,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英雄正名,掷地有声地向全国倡议:“尊重历史,捍卫英雄”;他,以传承发扬黄继光精神为己任,为机关、学校做革命传统报告100多场。他,就是山东省高青县三圣村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继德。

  2019年9月20日上午,在第十九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李继德来到山东省高青县长江路小学,向师生们做革命传统报告,讲述黄继光的故事:“黄继光堵抢眼时,我就在现场!”

  报告会进行第一项:全体师生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稚嫩激昂的歌声让人心潮澎湃。唱歌结束,校长郑纪孝提议:全体起立,用最热烈的鼓掌向黄继光致敬,向黄继光的战友李继德致敬。

  “同学们,我是咱们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我只有16岁,1951年1月29日,我报名参军,从咱们山东德州转到辽宁的丹东,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6连,我和黄继光是一个连的战友,黄继光比我大五岁,个子比我矮,我们睡觉的床铺就挨着,朝鲜的气温非常寒冷,最冷的时候零下40多度,刚开始的时候咱们的后勤供应不上,物资非常缺乏,晚上睡觉冻得直打哆嗦,我们俩干脆在一个被窝里睡觉,互相搂着取暖,后来我们两个都调到2营营部,黄继光是通讯员,我是是电话员,黄继光经常照顾我这个小兄弟……”就像是印在脑子里,黄继光一些鲜为人知的战斗、生活经历,李继德老人历历在目,娓娓道来……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牺牲时是在晚上,敌人的照明弹把阵地照的非常亮,黄继光自告奋勇去炸碉堡,另外两人牺牲了,黄继光也身负重伤,但仍然坚持着一步一步往前爬,到了碉堡跟前,猛地站起来把炸药包扔进了敌人的碉堡……”讲到黄继光牺牲时的场景,老人压抑着心头的悲痛,泪花闪闪。

  最后,李继德谆谆教导小学生:“一定要发扬和继承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用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家。”

  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高青县在中小学开展了“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做红色传人”活动,这次“黄继光事迹报告会”就是系列活动之一。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任荣,县委宣传部、教体局的领导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能够听到黄继光的战友亲自讲述英雄的事迹,孩子们感到特别亲切和自豪,二年级5班的学生胡恒晟激动地说:“听了李爷爷的故事,我一定要学习黄继光的精神,好好学习,加倍努力,长大了为国争光。”

  陪同爷爷前来的孙女李霞介绍说:“家里人原先只知道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却从不知道他与黄继光是战友,黄继光牺牲后,爷爷也身负重伤回国治疗,在1953年3月转业。爷爷从不宣扬自己的战斗经历,默默无闻地在家种地务农。2015年清明节期间,听到我说现在网络上有质疑抹黑黄继光的声音后,爷爷不顾年老体弱,开始站出来为英雄正名,开始用亲身经历宣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这样的报告会,爷爷每次都答应的很爽快。”

  县人武部政委任荣说:“讲红色故事,学英雄人物,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高青县长江路小学二年级6个班的260名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看到激动热烈的场面,校长郑纪孝向在场的教师们说:这不仅是一次国防教育课,更是一次感受颇深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课,我们要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让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发扬广大,提高师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篇十七】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一、字词归纳

  1、会认

  课文中需要同学们会认的有6个生字:役、屡、摧、雹、晕、膛,要注意每个生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的是“晕”字是个多音字。

  2、多音字

  朝【chao朝向(读二声),zhao朝阳(读一声)】

  转【zhuan转圈(读四声),zhuan转变(读三声)】

  便【bian方便(读四声),pian大腹便便(读二声)】

  晕【yun晕头转向(读一声),yun晕车(读四声)】

  3、会写

  课文中的几组词语,需要同学们会写,每个词语多练习几遍。

  4、近、反义词

  近:激烈~猛烈,占领~占据,持续~连续,摧毁~破坏,愤怒~恼怒,注视~凝视,艰巨~艰难,惊天动地~震天动地

  反:摧毁~保护,顽强~软弱,张开~合上

  5、词语理解

  6、AABC式词语

  闪闪发光,亭亭玉立,念念不忘,楚楚动人,喋喋不休,彬彬有礼,欣欣向荣,咄咄逼人,心心相印,寥寥无几。

  以上几点,是本篇课文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点字词,接下来我们对课文进行详细的梳理。

  二、课前预习点

  1、重点: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写作的方法。

  2、难点:了解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通过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运用语言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4、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同学们可以带着以上几点内容,进行课文的学习。

  三、课文解析

  在学习本文时,抓住描写黄继光动作词语或句子,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本篇课文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危急的情形下,主动请求完成任务,他不惧敌人的炮火,英勇前进,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得战士们成功攻下高地,取得胜利的故事,表现了黄继光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课文第3自然段中,战士们“屡次突击”说明了什么?

  “屡次”指一次又一次,说明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的火力十分凶猛,也体现了战士们攻下597.9高地的决心。

  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黄继光主动请求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并且非常英勇,毫不退缩,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得战役取得了胜利,从这些地方可以体现到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3、“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此处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此处的数字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可每前进一步都是十分艰难的,也体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力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4、第11自然段,是怎样表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以及大无畏精神的?

  主要抓住黄继光的动作,具体用了“站”“张开”“猛扑”“堵住”等动词,来表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5、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下列哪两位英雄人物便是这“最可爱的人”?(BD)

  A.刘胡兰B.邱少云C.董存瑞D.黄继光

  同学们,“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每每读到这一句,你是否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格外珍惜,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梳理,同学们可以按照这些问题点,对照着课本,进行课文的预习,应该一看就可以轻松学懂这篇课文了。

  总之,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贵在持之以恒加不懈的努力,要想最终考得好成绩,平时就要多用功,同学们如果想做学霸,那就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哦!

热门标签: 挑山工教学反思 挑山工教案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十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十七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