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包文秘网-写作范文> 实用范文>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范文十三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范文十三篇

时间:2021-10-27 实用范文 点击: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奋斗和创业的历史。它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的文章1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读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建设史,感受新中国70年的波澜壮阔,不难发现一部党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和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共党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学习中共党史,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个过程基本的来龙去脉和大致的阶段划分,这样就像一幅中共党史的轮廓和结构示意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学习中共党史需要掌握的一种宏观把握和整体印象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尽快入门的必修功课。

  如果把中共党史比作是一幕好剧,自然人们欣赏剧目的时候,就会把目光集中到剧中的角色上,而观众的兴趣和主要看点却是角色的塑造和演绎。同时这种角色的塑造和演绎又是形象生动地体现在各种角色之间的差别和前后的变化之中。具体到学习中共党史,我们就应以关注党史人物的起落沉浮以及他们影响下的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作为我们学习中共党史的基本线索,进而从中感知我们党的不断成长、日趋成熟和从中获得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突显出来党的显著特点、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

  一部中共党史自是波澜壮阔,浩瀚无比。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学习、面面俱到。在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条件下,学习中共党史应该是把握关键、聚焦重点,然后以点带面,了然全局。这里重要是选“点”。这些“点”应该是那些旗帜型人物、标志性事件、麻雀式典型。比如毛泽东、邓小平,比如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比如党的指导思想或者某一项具体政策,比如地方或部门党史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共党史的切入点,以此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不仅要重温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体悟革命传统的孕育,延续党的优良作风,还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把革命传统、优良作风熔铸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第2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日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派遣了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拓天地的大事。

  二、两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两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内和平建设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政治,消除私有财产制度,逐渐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了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战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迅速扩大了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旗,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建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重点批评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选出曲秋白为首的新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从攻击大城市到农村,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决定意义的新起点。9月29日,三湾改编连接党支部,组织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围城、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拓客。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教条主义失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2.5万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团,这是党和革命事业危险安全,不断开辟新局面的最重要保证。

  十二、一二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委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进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大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暴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当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战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包围破坏失败到全国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件-全国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军炮击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展了全国性的抗战。

  十五、百团战争。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大规模攻击日军,达到105个团体,20万多人,史上被称为百团战争。百团战争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攻击战,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七大以团结大会、胜利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协首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发挥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协联合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决定改名为北京的公元年纪,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国旗是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3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党史历史大事件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五卅运动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以及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0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任主席。

  16、九一八事变

  也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进攻沈阳的严重事件。九一八事变后的4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17、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8、长征精神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0、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北平学联组织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4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本期“学‘四史’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年来的光辉岁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  

  十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105个团、20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5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卖烟。
  2、1840年:英军首次发动鸦片战争。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农民阶级,抗英但是不反封建。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
  4、1842年8月:《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不平等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天津条约》上签字。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点燃圆明园,签署《北京条约》。
  7、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8、19世纪70至80年代:";边境危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从缅甸侵入云南的法国从越南侵入广西的俄罗斯从中亚侵入新疆的日本吞并跟腱,侵入中国台湾。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北洋水师全军霸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在《马关条约》上签字,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首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1895年:康有为公共汽车书。
  12、1898年: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3、1899年:义和团起义。农民阶级。口号:帮助清除外国。被中外联合绞死了。
  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签署《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但清政府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国联盟成立,现代中国首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
  17、1906年:萍浏览沅起义,同盟首次武装起义。
  18、1911年:黄兴、孙中山
  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19、1911年5月:保路运动。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2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告友邦书》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债。
  2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的终结,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2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25、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掀起“二次革命”。
  26、1914年: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但具有很强的宗派性、脱离群众。
  27、1915年1月:“二十一条”。
  28、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
  29、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
  30、1915年12月:护国(中华民国)运动。
  31、1918年: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还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6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1928年时间轴

  1月2日

  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

  这次起义把武装斗争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广大范围内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大批工农武装,保存与发展了工农革命军的力量。

  1月22日

  方志敏在江西弋阳、横峰发动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2月

  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2月29日

  周逸群、贺龙领导桑植起义。

  桑植起义是继秋收起义、湘南起义之后在湘西北爆发的又一次武装起义,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尔后建立红军第4军和创建湘鄂边苏区奠定了基础。

  4月3日

  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奠定了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

  4月14日

  台湾苗栗人蔡智在工作中,发现并秘密抄录了“东方会议”的纪要文件,即田中奏折。他分数次寄回中国,交张学良转呈国民政府,最早揭露了日本侵华的野心。

  4月28日

  井冈山会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有利于壮大武装力量,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干部,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5月10日

  渭华起义。

  这是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起义打击了陕西军阀势力,锻炼和培养了革命骨干。

  6月4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乘坐的火车专列被炸而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至此,统治中国16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6月

  红四军在朱德、陈毅指挥下,于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龙源口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此后,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6月12日

  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革命的性质,一个是革命的高潮与低潮。

  6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

  六大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7月21日

  全国反日大会在上海召开。

  7月22日

  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平江以至湘鄂赣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10月5日

  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篇文章成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25日

  毛泽东撰写《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文章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八月失败和军事问题等八个方面。

  12月

  毛泽东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经验,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12月29日

  东北易帜,张学良下令奉天总部上空升起中华民国国旗,并公开宣布支持国民政府,中国形式上统一。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结语

  1928年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粟裕将军曾评价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和有力地推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且对推动红军队伍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具有着重大意义。并且,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党代会六大的召开,解决了党面对的重要问题,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7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土地革命时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补充: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8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9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反右倾”斗争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运动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获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
  2003中共16大召开
  2003非典爆发
  2008中共17大召开
  2008年汶川大地震
  2008北京奥运会举办 中国军团获得50枚金牌 共100枚奖牌
  2008神舟七号发射升空
  2009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
  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仪式
  2010举办第41届世博会
  2010党的十七届五种全会召开
  2011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
  2011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
  2012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10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本期“学‘四史’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年来的光辉岁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  

  十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105个团、20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11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40年: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农民阶级,抗英但是不反封建。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

  4、1842年8月:《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北京条约》。

  7、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8、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人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签《马关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

  12、1898年: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3、1899年:义和团起义。农民阶级。口号:“扶清灭洋”。遭到中外联合绞杀。

  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但清政府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

  17、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第一次武装起义。

  18、1911年:黄兴、孙中山,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19、1911年5月:保路运动。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2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告友邦书》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债。

  2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的终结,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2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25、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掀起“二次革命”。

  26、1914年: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但具有很强的宗派性、脱离群众。

  27、1915年1月:“二十一条”。

  28、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

  29、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

  30、1915年12月:护国(中华民国)运动。

  31、1918年: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还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12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本期“学‘四史’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年来的光辉岁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3篇: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

  学党史的目的,一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二是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三是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5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纵观百年历史,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了解党发展壮大的来龙去脉,汲取历史的宝贵经验,能够使全党同志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满怀信心再出发、再创业,创造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一百年。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归纳为三个“必然要求”: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教育引导全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通读这篇深邃的重要讲话,字里行间,谈的是党史,念的是党情,着眼的是未来。

热门标签: 中国党史大事记简表 建党100周年时间轴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范文十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党史时间轴及历史事件意义范文十三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